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2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1)
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3. 【我們好像聊了很多,卻沒說過真心話。】

                  【我們好像聊了很多,卻沒說過真心話。】

                  2025 Jul 15 東方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【深刻認識一個人】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們好像聊了很多,卻沒說過真心話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她盯著手機螢幕,畫面上閃爍的社群通知像是一種廉價的陪伴。兒子坐在對面,專注地把湯匙送進嘴裡,沒有抬頭。餐桌上很安靜,安靜到刺耳。

                  她想開口:「你還好嗎?」喉嚨卻緊得發不出聲音。最後,只剩一聲敷衍的:「吃飽就去寫功課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房間裡的空氣像是失效的保鮮膜,把一家人隔在看得見卻摸不到的距離裡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無話不談,變成無話可說
                  曾幾何時,我們和身邊的人是「無話不談」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小時候,孩子黏在身邊問東問西。青春期的戀人,一通電話可以講到凌晨三點。最好的朋友,能分享那些在別人面前不敢示弱的眼淚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慢慢地,不知為何,我們開始「報喜不報憂」,開始「沒什麼好說的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有多少關係,是從「說什麼都可以」變成「要想一下能不能說」?

                  又有多少人,明明最親,卻再也聽不到對方真正的心事?

                  ▋ 真正的問題,不是「沒時間」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說,我們太忙了,沒時間聊心事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這是藉口。

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問題是:我們不敢碰對方的內心世界。

                  因為我們怕尷尬,怕被拒絕。
                  怕問了對方痛處,自己接不住。
                  怕對方情緒崩潰,我也無力安慰。
                  怕揭開真相,才發現我們的關係沒想像中穩固。

                  最後,為了避免麻煩,我們選擇「不說」,也「不聽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就這樣,關係慢慢冷卻,像是沒有熄滅、卻也不再溫暖的爐火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 我們害怕真心話
                  問自己一個問題:

                  你最近一次和重要的人說真心話,是什麼時候?

                  是毫無保留地坦白內心的疲憊、憤怒、委屈,還是表面上的「還好啦」「沒事啊」?
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卡爾·羅傑斯曾說過,人與人之間最需要的是真誠,是一種可以誠實表達內在感受,不必戴上面具的狀態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我們太習慣了戴面具的日常。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很好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你開心就好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沒事啦,別擔心我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說這些話的時候,我們心裡其實在說: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很累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也想被在乎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很需要你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▋當對話只剩下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家庭的對話,剩下的只是功能性溝通:

                  「飯好了,來吃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有沒有把水電費繳掉?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明天誰接小孩?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開會要不要請假?」

                  表面上看起來是在互動,實際上卻是「在處理生活」而不是「在分享生命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有些夫妻說十年沒吵過架。外人羨慕,說你們感情真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仔細一問,發現他們什麼深的都沒談過:
                  沒談過價值觀的衝突,
                  沒談過想要的未來,
                  甚至沒談過「你最近過得好不好?」

                  沒吵過,不代表沒問題,很多關係,不是被劇烈的爭吵摧毀,而是被長期的沉默耗盡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真正被理解的感覺是什麼?
                  有人問過你:「最近最難的事是什麼?」

                  又有誰,真正耐心地等你說完,
                  不急著給建議,
                  不急著評論,
                  不把對話變成比慘大賽?

                  被理解的感覺,是對方真心想知道你心裡的風景,即使那裡有風暴,也不退縮。

                  在寶哥的流年諮詢過程中常有人和我說: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從來沒有把這些話告訴過任何人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說完後,他們大多哭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不一定是因為痛苦,
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是因為:終於有人願意聽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破碎的關係,可以修復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發現自己和身邊的人變得「無話可說」,這不是句點,而是提醒。

                  提醒你:我們需要重新學習「看見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看見對方的本質個性,而不是貼在他身上的標籤。
                  看見他話裡沒說出口的心情,而不是只聽字面。
                  看見自己的防衛、害怕、不耐煩,然後選擇放下。

                  關係是可以修的,
                  但要先承認它有裂縫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■ 我想邀請你的一個練習
                  想像今晚,和家人、伴侶、朋友吃飯的時候,問一句:

                  「你最近,過得怎麼樣?」

                  然後,專心地聽。
                  不是為了反駁、糾正或分析,而是為了真正理解。
                  當對方遲疑或說不出口時,不要催促。
                  給他時間,給他安全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你會發現,很多時候,話不是他不想說,而是覺得沒有人想聽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對話?
                  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,關係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長期研究顯示,真正能預測一個人快不快樂的,不是收入,不是學歷,不是社會地位,而是「親密關係的品質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而關係的品質,取決於我們能否「真心相待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■ 聽懂,才能改變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說:「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,他都沒改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但問題是,你真的「聽懂」他了嗎?

                  你知道他為什麼不改?
                  是害怕?
                  是習慣?
                  是覺得改了也沒用?
                  還是因為他覺得你根本沒在乎他的感受?

                  改變不是命令來的,是關係生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關係裡有安全感,他才敢嘗試改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■ 安全感是什麼?
                  安全感不是保證「永遠不吵架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是知道吵完還會在。
                  是知道就算意見不同,你還是愛我。
                  是知道我把最脆弱的部分給你看,你不會嘲笑我、攻擊我。

  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安全感,不是天生就有,而是雙方一起培養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真誠,不代表什麼都說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誤解真誠,以為就是「有什麼就說什麼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真誠不是把內心的垃圾倒在對方身上。
                  是真心在意對方能不能接得住。
                  是真心想修復關係,而不是發洩情緒。

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真誠,需要勇氣,也需要智慧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我們在分享會中要學的
                  在這個分享會裡,我不只想教你「怎麼聊天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要一起練習:
                  ✅ 看懂對方的本質個性,而不是被表面誤導
                  ✅ 聽懂話裡沒說出口的心情
                  ✅ 給出讓對方敢說實話的安全感

                  這些能力,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「生命態度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因為,真正看見一個人,是最深的溫柔。

                  ▋如果你不想只是點頭微笑的陌生人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活在一個「過度連結,卻缺乏連心」的時代。

                  社群上我們有幾百個朋友,
                  但真的能聽你哭的,只有幾個。
                  甚至,有些人連一個都沒有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不要只是點頭微笑,禮貌寒暄。
                  不要在最親的人面前,活成最陌生的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看見對方,也被看見。
                  理解對方,也被理解。

                  這是關係裡,最奢侈,也最必要的禮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【邀請你】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願意,就給彼此一次機會,
                  來學習深刻認識一個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因為,關係修復的起點,
                  往往只是一句真心的:「我想聽你說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真正的傾聽,就是把自己放在一邊,為對方留一個安全的空間。」卡爾.羅傑斯
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這篇文字有觸動你,請分享給你想關心的人,或是那些,和你已經「好久沒好好說話」的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因為,我們都值得被看見。
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不想只是做個點頭微笑的陌生人,
                  邀請你一起來學會看見,也被看見。

                  07/23(三)人生使用手冊閉門分享會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? 跟情緒低落的朋友聊完天,自己也感到沉重,甚至整天都提不起勁。 在辦公室裡,察覺到主管心情不好,自己也變得焦慮不安。 走進一個低氣壓的環境,還沒有人說話,就已經感受到壓迫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9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在人際關係中的優勢與挑戰:如何不讓自己成為犧牲者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在人際關係中的優勢與挑戰:如何不讓自己成為犧牲者?】 「有時候,我真的很羨慕那些可以不在意別人感受的人。」一位高敏感者的心聲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5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當世界要我們保持熱情和燃燒的時候,其實我們要保持常溫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「情緒耗竭」,長期處於高壓與高效的狀態,會導致心理能量被快速消耗,最終引發焦慮、憂鬱,甚至是慢性倦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18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內在小劇場」:如何不被內心的批判聲音綁架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內在小劇場」:如何不被內心的批判聲音綁架?】 「我剛剛是不是說錯話了?」 「他皺眉,是不是覺得我很蠢?」 「這份報告我還是做得不夠好吧?」 這些聲音,是否在你的腦海裡反覆上演?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2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只為願意深刻活過一回的人而開 你是不是也曾在某個夜裡,明明過得不壞,卻突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?​ 你不是迷路了,是從來沒有人教你:人生其實,是有使用說明書的。​ 這一場,只邀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你, 一起打開那本,屬於你「從未讀過」的人生使用手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1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有想過當有人打聽你這個人的時候,會聽到什麼?? 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你有想過嗎,當有人打聽你的時候,他們聽到的內容會依從哪邊來,包括他們對你的了解、他們的觀點和他們的需求,不同的人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你,甚至會給你賦予不同的標籤或觀感無論好與壞。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08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