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2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鏟子超人 (1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懶得演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懶得演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Sep 22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懶得演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沒有加入社區媽媽群但致敬& ECHO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得當年退伍後,我第一份工作在某偉人健身俱樂部,進了公司群組三天就被邊緣化,不知道和我的員編007788有沒有關係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事說我太直接,我心裡想:那要怎樣?難道群組是拿來演戲的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我乾脆自己建了一個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情是這樣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年我是年輕的丙火午月,到這家公司平常就做事下班,不太參與八卦,不是冷漠,而是:阿諛諂媚會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到某天,人資主動幫我拉進「辦公室同事群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這裡能互相照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果第一天,群裡有人貼銷售冠軍的照片,底下一片「太強了」「高手」「帶飛我們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問了一句:「那這個業績,是自己開發還是客戶轉單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分鐘,全群靜到可以聽見冷氣運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天,有人貼老闆升官宴的照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下狂刷「恭喜」「太棒了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問:「那我們會有加薪嗎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方回:這是老闆個人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只回:「那我恭喜什麼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晚,行政主管私訊我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們群組比較⋯溫暖一點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回:「開冷氣不就好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天,群裡有人問:「哪裡有推薦的簡報課程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下一堆「老師很有熱忱」「課程超棒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直接語音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上次公司請的那個,收幾萬,結果講了一堆理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要練,去Toastmasters,不貴還能實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缺點是沒人幫你寫好模板,也不會誇你天賦異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是想拿漂亮證書貼LinkedIn,當我沒說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分鐘後,我就被移出群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同事來勸:「你幹嘛講得那麼直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說:「要不然要怎樣?明明只是想找便宜又實用的,還要裝成專業進修。明明想拍照炫耀,還假裝學習心切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又補了一句:「我跑業務的經驗,看太多了,客戶有兩種:一種開口就問多少錢,一種繞半天最後才說預算有限,你猜哪一種比較好談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很簡單:都不好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第一種我至少會多送後續服務,第二種連咖啡都自己帶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我自己建了一個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字很霸氣:「不演戲同事群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開始只有我自己,沒想到陸續有人申請加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剛轉部門的同事,抱怨主管偏心,在原群問過,得到的回應是「加油」「主管人不錯啦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回她:「記錄下來,數據佐證,找HR談。再不行,就準備履歷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有單親爸爸,問哪裡能找到便宜補習班,原群沒人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直接私訊:「你小孩數學不會的話,下班來我社區,有熱心的大學生免費教,只是要自己帶便當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群組漸漸活起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「早安圖」,沒有「雞湯文」,沒有「好棒棒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人問:「被老闆電到想辭職怎麼辦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回:「先找好下家,再辭。不然你只會從挨罵,變成挨餓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人問:「同事搶功勞怎麼辦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回:「下次專案全程錄影存檔,PPT留個版本紀錄。黑白字比你嘴快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人曬年度獎金,說很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問:「那你想要安慰,還是想要方法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愣了一下,我補:「安慰去原群,方法我可以給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妙的是,當初把我踢出去的主管,後來也申請加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句就說:「其實公司財報一直很緊,我們部門經費被砍一半,我覺得我快做不下去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群安靜三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回:「早說不就好?我認識外面在招人的老闆,要介紹嗎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這個群一度有五十多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內容大概是這樣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剛被主管罵,想離職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辭之前先找好工作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同意,餓死比被罵慘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老公嫌我下班不煮飯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叫他煮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對,我老婆嫌過一次,現在都是她煮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想買五萬塊的筆電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買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真的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買完就知道自己多蠢,下次就不想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天,人資跑來跟我說:「寶哥,我們原群最近沒人講話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回:「很正常啊,假話講久了,真話自然不見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她還不死心:「可是大家不是要互相鼓勵嗎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看著她說:「鼓勵跟諂媚,就差一匙糖,糖尿病的人吃糖,會死人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晚上,有人貼照片:燒焦的便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今天心情很爛,連飯都燒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在原群,大概是一堆「抱抱」「辛苦了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在我們群,回應是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家冰箱有剩飯,要不要拿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焦的刮掉還能吃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心情差就叫外送,誰規定一定要自己煮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我只補了一句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飯焦了就重煮,日子也是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方秒回一個微笑:「謝啦,我好多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隔天我對同事說:「我們這套,現在有個潮名,叫『無糖社交』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笑我:你懂什麼潮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白了他一眼,把文件甩進資料夾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少講花俏 ! 就叫~~~懶得演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感者的愛:深度連結,還是情感綁架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只是太在意對方了,但為什麼最後變得這麼累?」,這是我一個找我流年諮詢的朋友的真心喊話。 敏感的人,更容易愛得用力,也更容易受傷 高敏感者在感情裡,往往給得很深、愛得很滿。他們擁有過人的同理心與洞察力,能感受對方的情緒變化,甚至在對方還沒說出口之前,就已經感受到他心裡的波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 與神明有緣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 與神明有緣】 神來的靈感 有一天,我的神老婆靈光一閃, 突然問:「能不能請神明到家裡供奉呢?」 於是擲筊請示,想確認是哪位神明。 沒想到,第一個詢問的就是~~~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年薪三百萬,心裡卻住著騙子?寶哥陪你拆解冒牌者症候群,順便搞懂AI時代怎麼活!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​​​​​​想像一下這個畫面:你站在會議室前面報告,燈光打在你身上,台下坐滿了人,眼神全盯著你。 明明簡報內容你滾瓜爛熟,數據倒背如流,但腦袋裡卻有個小小的聲音不斷碎唸:「你確定你可以嗎?」、「等下被問倒怎麼辦?」、「他們是不是覺得我只是運氣好才爬到這個位置?」、「我真的配得起這份薪水、這個頭銜嗎?」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成本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成本】 善良被視為一種高尚的品德,但過度的善良可能會讓個體承受心理、情感、甚至經濟上的負擔。當一個人無條件地付出善意,卻忽略自身的極限時,這種善良可能會演變為「取悅症候群」或「情緒勞動」。因此,理解善良的成本並學會如何平衡,是讓善良發揮最大效益的關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不需要每次都撐住世界:擺脫內在情緒勒索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沒事,我撐得住。」 「我不可以倒下,大家都在等我。」 如果這是你對自己說過的話,請停下來,深呼吸一口氣。 因為你可能正處在一種內在情緒勒索的狀態中,不是別人逼你,而是你自己給自己貼上的標籤與命令,讓你無法脫下「堅強」的盔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不是你太弱,是AI讓你懷疑人生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I 的崛起,或許是讓人焦慮的轉折,但也可能是你重建人生的契機,我們人生歷程都不斷的與財神爺擦身而過,也許這次可以好好地掌握時機喔!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2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