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2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鏟子超人 (1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我得了鏟後憂鬱原來是善意與正義的後遺症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我得了鏟後憂鬱原來是善意與正義的後遺症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Oct 05 鏟子超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我得了鏟後憂鬱原來是善意與正義的後遺症】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回到家不停看著脆的河流會一直想哭。」這不是誇張的形容,而是許多從光復或災區歸來者最真實的經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災區裡,我們是眾人眼中的各種英雄:扛著物資、安撫哭泣的災民、拼命清理滿地泥濘,我們的身影真實支撐著許多家庭的希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車輛和火車載著我們離開,回到安穩的家裡,我們在熟悉的房間裡感受的可能是難以言喻的失落與空洞,我看了一個脆友分享覺得很有道哩,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堅強,而是自然的人性反應,這種「鏟後憂鬱」的心理落差,主要來自三個關鍵機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倖存者內疚:為什麼是我能安全回來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災難現場,鏟子超人們經常目睹著災區現況,聽著天人永隔的故事,當我們安全返回日常,卻會不斷想起那些仍在苦難中的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聞播出災區重建的緩慢,與荒唐的政治皮球,我們的腦海中便浮現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,有一位志工阿華說:他在救援中協助了數十名居民脫困,回家後卻久久無法安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能躺在柔軟的床上,而他們還在泥濘中煎熬?」這就是典型的倖存者內疚,它不是否定自己,而是對「不公平現實」的深深無力感,雖然人已經安全回到家,心卻依然被困在廢墟與災難現場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超人落差:從英雄到凡人的劇烈反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災區,我們是第一線的希望,所有人都仰望、依靠,我們的決定與付出關乎家園的復原,短暫地成為了「超人」,這種角色定位讓我們咬牙堅持,即便身心俱疲也能繼續向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旦回到日常,光環瞬間消退,我們不再是眾人眼中的英雄,而只是需要繳帳單、準備晚餐、處理家庭瑣事的普通人,這樣的落差往往令人難以承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「拯救生命」到「回歸日常」,這種斷裂會讓人懷疑,我的努力真的有價值嗎?這種心理反差,正是所謂的「超人落差」,就像一場絢爛煙火熄滅後,留下的不是輕鬆,而是黑暗與空洞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革命情感的流失:唯一懂我的人漸漸散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災區,隊友之間的情感是獨特的,我們並肩作戰,在汗水、眼淚與壓力中建立起革命般的羈絆,即便陌生但這份情誼是真實而強烈的,甚至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力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當每個人回到自己的生活,忙碌與距離讓聯繫變得困難,這種深厚的情感往往迅速消失,對救災者而言,失去這個「最懂自己的人」群體,就像突然斷裂的繩索,讓孤獨感加倍襲來。革命情感的流失,使他們失去了傾訴的出口,孤立無援,甚至比災區的艱辛更難熬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這三種心理困境交織在一起,讓許多歸來者陷入矛盾,外界以為他們是堅強的英雄,但我們心裡明白,自己只是願意付出的平凡人,身體雖已經回到安全的環境,靈魂卻仍停留在災區。對他們來說,需要的不是一句「你很勇敢」,而是一個能卸下光環、允許脆弱的空間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勇敢,不只是走進災區拯救他人,也包括承認自己的失落、孤單與需要幫助,救災的結束,不代表心靈的修復完成,當我們願意給予更多理解,允許英雄卸下光環、再次做回普通人,那才是對我們自己最深的溫柔與支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許在這趟旅程當中,被療癒的反而是我們這批”鏟子超人”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供給鏟子超人一些方法平衡自己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倖存者內疚常見心聲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為什麼我能回來,而他們還在受苦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試著這麼做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接納自己的有限:提醒自己「我做得到的已經盡力」,不是全能也不是神,救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轉化愧疚為行動:可以用小小的方式延續關懷,例如參與後續募資、捐物、或持續分享訊息。這樣愧疚就不只是壓力,而能成為推動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心理覺察練習:每天花 5 分鐘寫下「我今天做過的有意義的小行動」,把焦點從「無力」轉移到「已經付出」,或是寫個感恩小日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超人落差常見心聲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在災區是英雄,回來卻只是個普通人,甚至覺得自己毫無意義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試著這麼做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允許自己回歸日常:心理學強調「角色轉換」的正常性。英雄光環是任務的需要,回到日常是生活的本質。兩者並不矛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重建價值感:在生活中設定新的「小任務」,讓自己持續感受到貢獻,例如陪伴家人、幫助社區鄰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預留過渡期:不要期待「馬上」恢復平凡狀態,可以設計一個小旅行、靜心活動或運動,幫助身心完成角色過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革命情感的流失常見心聲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在災區,隊友懂我,回來後,沒有人能理解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試著這麼做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持續聯繫戰友:建立群組或定期線上聚會,哪怕只是分享近況,也能延續那份連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尋找替代支持系統:若原有團隊難以維繫,可以加入志工社群、支持小組或心理成長社群,找到新的理解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說出口很重要:心理學研究指出,將創傷與感受語言化,能大幅降低心理負荷。不要壓抑,找值得信任的人或專業者傾訴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~~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倖存者內疚:把愧疚轉化為力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超人落差:承認角色切換的自然性,重建日常價值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革命情感流失:延續舊連結或建立新支持系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,真正的平凡英雄,不是永遠不倒,而是懂得在跌落時,也願意再次站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鏟後不憂鬱要對自己稱讚 #各種超人都超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夢想其實是個假議題,行動才是真港的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問一個人:「你有沒有夢想?」 你得到的答案,往往跟他的年紀、人生經驗與失望程度成正比。 ​ 我們以為夢想是一種浪漫或是一種動力,其實很多人只是活得太空了,需要個理由來解釋「我還想繼續過下去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0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我獨自升級:是一條孤單及少有人走的路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是因為孤單才自己走,而是因為知道,真正的強大,不是熱鬧簇擁的認可,而是自己靜靜長成巨大的神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6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? 跟情緒低落的朋友聊完天,自己也感到沉重,甚至整天都提不起勁。 在辦公室裡,察覺到主管心情不好,自己也變得焦慮不安。 走進一個低氣壓的環境,還沒有人說話,就已經感受到壓迫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🎭付出者收穫的背後居然是情緒勒索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可以幫,但不能幫到忘了我自己。付出最舒服的狀態,是我願意、我能做、也不會拖垮我本來該做的事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些年走過的失敗,原來是不懂使用自己 ​​​​​​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,我的人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。那一年,雖然我創業成功,在外人眼中光鮮亮麗,但我的內心卻是一片空虛。 每天忙碌的工作並沒有帶來真正的滿足,反而讓我在寂靜的夜晚倍感迷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