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2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鏟子超人 (1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《種善,是一種學會手心向下的力量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種善,是一種學會手心向下的力量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Aug 12 善良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種善,是一種學會手心向下的力量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這個人人都在許願的年代,讓我們練習當那個小小的撒種的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現在人都太會許願了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家都在「許願」,很少人在「種善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家有沒有發現,現在人走進廟裡都怎樣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香、拜拜、投香油錢,然後開始許願:「希望我中樂透」「希望我脫單」「希望我老闆被雷打」,是「希望老闆幫我升官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我們都只是在「手心向上」地跟宇宙討東西,會不會有一天,神明也開始收費了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像 Netflix 一樣:「你這個願望,要升級到至尊會員喔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陀說:「布施者,必得其福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:你不種東西,怎麼有東西收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當我以為自己是好人,其實我只是沒機會表現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次我走在路上,看到一個賣玉蘭花的阿姨,滿臉風霜,蹲在路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那時剛好拿著一杯星巴克新品,還是季節限定的「蜜桃吉利奶霜星冰樂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四目交接,她眼神裡有一種淡淡的疲憊與期盼我內心開始掙扎,心理的小劇場發作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她可能很需要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但這杯真的很好喝欸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這不是我錯,是社會的錯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搞不好她不喜歡抹茶啊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我選擇了最成熟、最有智慧的方法,低頭快步走開,因為這樣她就看不到我掙扎的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我把頭撇開,當作沒看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後我心裡那個佛祖直接走下蓮花座:「欸,剛剛那一刻,你考試沒過喔。」Damnnnnnnnnnn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想,剛剛那一念之間,大概是在便利商店冷藏區吧,冰冰冷冷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真正的力量,不是「求」,是「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討厭的勇氣-阿德勒說:「真正的快樂,來自於對社會有所貢獻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是來自於買新包包,不是FB、IG 按讚破百(但你還是要幫我按讚、分享),而是:你真的幫到一個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常說「手心向上是乞求,手心向下是施予」,但其實這也不是叫你變成什麼救世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是,在你有能力給的時候,選擇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像我現在回想起來,那杯星巴克我其實可以分一口給她嘛,反正我那天喝了也只是想拍照打卡,結果光線還太差,拍起來像中藥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種善不是修行,是生活的一種姿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哲學家康德說:「你應當把人當作目的,而不是手段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單說,不要拿別人當跳板,也不要把善良當投資報酬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以為種善就像存錢:「我今天幫了三個人,月底是不是該中個樂透了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欸~~~才不是這樣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這樣只是把善當成手段,其實那叫「策略性微善」,佛祖看到都想搖頭說:「這孩子邏輯很好,但心術不正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種善,是不問回報的,是把「給」當成一種自然的反射動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看到有人卡住,你就推他一把;看到朋友低落,你就說聲:「我陪你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像什麼?像自動門看到人來會開一樣,不用刻意想、也不用去測量效益,你想想如果你的人生每個關卡的門,都是自動門,你一接近就開,好不好~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願你我都成為溫柔的種善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知道,有時候我們的日子過得很辛苦,每天光照顧自己就已經快沒電了,還要「手心向下」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難啊,真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我想說的是:種善,不是要你變偉大,而是讓你不會麻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當你開始給,哪怕是一點點,你就開始打破冷漠、打破只顧自己的模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種打開心的感覺,會讓你越活越有感覺,甚至,有點幸福、有點成就、有點產生喜悅和正能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下次當你有機會幫一個人,不用太高尚、不用變成什麼志工模範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就當作是在種下一顆小小的善種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所以各位冰友阿,今天沒什麼大道理,只有一個邀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次,當你覺得自己有點餘裕,不妨把手心輕輕地轉一下,向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為什麼,就為了,在這個太多「拿」的世界裡,你成為那個選擇「給」的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如果願意和我一起產生小小行動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幾天我在發起協助台南後壁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募資,他們遭遇颱風和淹水,屋舍嚴重受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主要協助的是獨居老人狀態,定時關心及送上一盒熱食,肯定能溫暖他們的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有照顧很多當地失能家庭學生的課後輔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短短幾天募款已破五十萬,感恩每一位朋友一起種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想引發大家的是一種善舉從小開始,“每人一點點,世界美一點”,從小小的善舉和善念開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請將款項直接捐到以下帳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捐款資訊: https://twpure.org.tw/donation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有捐款收據需求或感謝狀,請於協會表單填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其他問題請臉書粉專私訊或來信告知,謝謝您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捐款資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銀行:中國信託 新營分行(822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戶名:社團法人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帳號:14854027400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統編:8129513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票捐贈碼 : 1650 (一路有您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原生家庭的隱性綁架:你早就習慣為別人的情緒負責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明明不是我的錯,為什麼我還這麼自責?」 「只要對方皺眉,我就會開始心慌。」 ▋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: 當別人生氣,你第一個反應不是問對方怎麼了,而是開始怪自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們有自己心中的夢幻逸品嗎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總是會說:「等我再努力一點」、「等我把別人都照顧好再說」,但這樣的「等」,是不是已經默默變成了習慣?變成了一種對自己的遺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流下的...是心疼自己的眼淚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句”妳受委屈了”,妳離職是對自己最棒的禮物,她就眼眶紅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l 1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陷入了AI焦慮了嗎?以下10點你中了幾點,留言和我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剛面對 AI 時,好多人像被醍醐灌頂,緊張、懷疑:「真的假的?這麼猛,會把我吃下肚啊!」但一旦試過了 ChatGPT、DALL·E、翻譯工具,焦慮變成「這傢伙還行啊」,進而變成「我也要用看看」。這就是一種漸進式進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非群是種天賦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「不合群」成了標籤,從小到大,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評語:你不合群、怎麼總是自己一個人、要學著融入大家。 在華人教育裡,集體是一種安全感,是社會化的必修課,班級要整齊劃一,社團要熱熱鬧鬧,連畢業典禮都要唱到嗓子啞掉才算圓滿,這也是作者在書裡提到”歸屬”和”融入群體的幻覺” 在這種集體氛圍裡,總有人默默在旁邊想:「我是不是壞掉了?」我發現我自己越大越有這種傾向,那我會不會是作者說的O人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Sep 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為願意深刻活過一回的人而開 你是不是也曾在某個夜裡,明明過得不壞,卻突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?​ 你不是迷路了,是從來沒有人教你:人生其實,是有使用說明書的。​ 這一場,只邀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你, 一起打開那本,屬於你「從未讀過」的人生使用手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