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1)
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3. 「我要控制好情緒」這句話,本身就是一種綁架

                  情緒勒索
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要控制好情緒」這句話,本身就是一種綁架

                  2025 Apr 16 情緒綁架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要控制好情緒」這句話,本身就是一種綁架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是不是太情緒化了?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,不能再失控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這些話,看似成熟理性,卻常常成為我們內心最無聲的綁架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在現代社會中,「情緒控制」幾乎成為一種美德標籤:穩定、專業、有修養。但你是否想過:當我們過度追求「控制情緒」,是否反而與真正的內在平衡越來越遠?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情緒不是敵人,不需要被「控制」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 Susan David 在《情緒的力量》書中強調:「情緒不是問題,否認情緒才是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「控制情緒」這個說法,往往隱含著一種假設:情緒是危險的、不可控的、應該被壓抑的。但事實是——情緒是我們對環境變化的自然回應,是內在智慧的語言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說「我要控制情緒」,我們其實是在說:「我不能讓自己有情緒。」 久而久之,情緒被壓下去了,但身體、心靈卻變得越來越緊繃,甚至開始出現焦慮、易怒、憂鬱、失眠等反應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理性總監的情緒炸彈
                  jasper是一間科技公司的行銷總監,平時總是冷靜思考,面對下屬失誤也從不動怒,但有一天,在一場跨部門會議中,他竟突然拍桌大吼,讓所有人驚呆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事後他懊悔不已:「我怎麼會這樣失控?我一直以為自己情緒管理做得很好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經過心理諮商後他才發現,他長年對壓力與不滿視而不見,選擇用「理性」去忽略「情緒」。結果這些未被處理的情緒,在臨界點爆發,反而失去了真正的控制力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📌 這是「情緒抑制」的典型案例。研究顯示,長期壓抑情緒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心理疾病的風險,因為情緒無處宣洩,最終會以更激烈的方式浮現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「溫柔媽媽」的崩潰瞬間
                  小蜜是一位全職媽媽,總是強調自己要「做個有耐心的媽媽」,從不對孩子發火,無論孩子多麼調皮,她總是說:「媽媽沒生氣,只是有點累喔~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直到有天,孩子不斷尖叫打擾她工作,她在廚房情緒爆發,把整盤餐具掃落地板,然後躲進廁所痛哭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她說:「我已經壓了三年了,原來我不是沒情緒,我是硬生生把它關起來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📌 小蜜的行為來自對「好媽媽形象」的堅持,把「不生氣」當作唯一標準,但真正的情緒成熟,不是壓抑情緒,而是承認自己的情緒,然後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它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控制 ≠ 成熟,共處才是
                  控制情緒,通常來自三種動機:
                  1️.害怕被討厭:怕情緒會破壞關係
                  2️.害怕失控:怕情緒會變成傷人武器
                  3️.害怕被看見:怕暴露脆弱面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但心理學主張更健康的方式是:情緒接納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感到生氣/失落/害怕,是因為我正在經歷一些重要的事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情緒的存在,不是為了被壓制,而是為了被理解。接納情緒,不是放任它,而是學會與它共處、對話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如何從「控制」走向「共處」?
                  💡 1. 練習標記情緒,而不是壓抑它
                  與其說:「我不能生氣。」 不如說:「我現在感到很憤怒,因為我覺得不被尊重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🌀 這是一種「命名=擁有」的力量。當你能說出情緒,它就不會變成失控的洪水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💡 2. 給情緒一個安全出口
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選擇的方式包括:
                  • 書寫情緒日記
                  • 對自己錄音說出感受
                  • 運動或呼吸練習釋放累積張力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🌀 情緒不是阻力,而是引導你靠近內在需求的線索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💡 3. 練習在關係中表達,而不是壓住
                  例句模板:
                  • 「我想先說一件事,對我來說有點情緒反應,但我想好好說出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 「我不是在指責你,但我真的需要你知道,這讓我有點難受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🌀 真誠的表達,不是情緒化,而是成熟的情緒負責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真正強大的人,是敢與情緒同行的人
                  你不是機器,你不需要「控制」每一種感受。,你可以感到生氣,也可以柔軟地說出不滿;你可以害怕,也可以真實地表達不安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壓抑不是自律,共處才是自我修煉的開始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情緒不是敵人,而是你內在的朋友。 下一次,當你想說「我要控制好情緒」時,不妨改成: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願意好好陪伴我的情緒,聽它想說什麼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📌 你可以這麼做:
                  📍 寫下一種你最近常壓抑的情緒,問問它:「你是怎麼來的?你想表達什麼?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📍 練習在下一次情緒起伏時,對自己說:「我可以有這個感受,它是暫時的,我會陪自己一起走過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📍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那個總說「我不能有情緒」的朋友,讓他知道:情緒,不用被控制,它只需要被理解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#你今天和自己的情緒同在了嗎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#人生使用手冊
                  #東方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#30秒識人術
                  #種子讀心術
                  #流年諮詢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只為願意深刻活過一回的人而開 你是不是也曾在某個夜裡,明明過得不壞,卻突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?​ 你不是迷路了,是從來沒有人教你:人生其實,是有使用說明書的。​ 這一場,只邀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你, 一起打開那本,屬於你「從未讀過」的人生使用手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1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總是說「我沒事」的人,其實情緒被綁得最深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總是說「我沒事」的人,其實情緒被綁得最深】 「沒事啦,我習慣了。」 「我真的沒什麼,大家忙就好。」 這些話,聽起來像是在報平安,實際上卻是一種深層的情緒綁架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2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不是我嘴賤,是你需要清醒!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互嗆式友誼,才是真正的情感肌肉訓練 根據最新心理學研究指出,那些平時會互相開玩笑、吐槽彼此的朋友,其實有著一般人300倍以上的坦白與忠誠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3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夢想其實是個假議題,行動才是真港的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問一個人:「你有沒有夢想?」 你得到的答案,往往跟他的年紀、人生經驗與失望程度成正比。 ​ 我們以為夢想是一種浪漫或是一種動力,其實很多人只是活得太空了,需要個理由來解釋「我還想繼續過下去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09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是在傾聽,還是在承擔?如何不被他人情緒拖垮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只是想安慰他,結果自己一整天心情都很糟。」「我是不是太敏感,總是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」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明明只是朋友抱怨職場不順,你卻整晚輾轉難眠;明明是另一半的低潮期,你卻比對方更焦慮。 當我們太善於傾聽、太容易共感,就可能在無形中從「情緒陪伴」滑入「情緒承擔」,最終不但拖垮自己,還搞亂了關係的節奏。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7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孤獨是不打擾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孤獨是不打擾】 善良往往被視為關懷與陪伴的展現,善良除了主動給予與幫助,還包括理解對方的需求,甚至”最高級的善良是不打擾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2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