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高敏感特質與職場: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感特質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感特質與職場: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Mar 31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感特質與職場: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?】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每天上班都覺得好累,明明沒做多少事,但回家後整個人都被榨乾了…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「辦公室裡人聲鼎沸,同事的談話、鍵盤聲、甚至影印機的運轉聲,全部塞滿我的大腦…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「別人好像適應得很好,為什麼只有我這麼容易焦慮、這麼容易受影響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對以上這些情境感同身受,那麼很可能你擁有高敏感特質,而你的職場壓力,可能並不是來自於你的能力,而是你的工作模式與環境不符合你的天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伊蓮・艾倫指出,高敏型的大腦比一般人更容易接收與處理大量資訊,這讓高敏型在分析與創造上有獨特優勢,但同時也容易因為過多的刺激而感到疲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當高敏型長期處在不合適的職場環境中,可能會出現焦慮、倦怠,甚至自我懷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那高敏型應該選擇怎樣的工作模式,才能發揮優勢,而不是被壓力吞噬呢?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高敏型者的職場挑戰與心理機制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在職場上最大的挑戰,來自以下三個方面: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1️.感知與過載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對聲音、光線、氣味、甚至同事的情緒都特別敏感。開放式辦公室、長時間的社交互動,可能讓他們的大腦過載,導致精力迅速消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2️.完美主義與自我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傾向於對自己的工作標準要求極高,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,容易陷入「過度努力 → 耗盡能量 → 自我懷疑」的惡性循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3️.過度共情與邊界問題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天生具有高度的同理心,容易吸收別人的情緒,甚至在無意間背負過多的責任,導致身心疲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了解了這些特質後,我們來看看兩個真實的職場故事,如何幫高敏型找到適合的工作模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從「辦公室倦怠」到「彈性工作」
                    瑤瑤是一名市場行銷專員,雖然她熱愛創意與策略規劃,但每天8小時的開放式辦公室環境,讓她筋疲力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辦公室裡的討論聲、電話聲、甚至影印機的「嗶嗶」聲,都讓她的大腦無法專注,每天下班後,她總是覺得被掏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她開始思考:「難道我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嗎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她學習到 「環境設計」的概念,試圖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✅ 申請遠端工作日:她和主管溝通,爭取每週 1-2 天遠端工作,這讓她能夠在安靜的環境中專注處理重要任務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✅ 使用降噪耳機:在辦公室時,她戴上降噪耳機,讓自己能夠屏蔽多餘的噪音,提高專注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✅ 安排「獨處時段」:她將最需要專注的工作安排在上午,避免下午因社交疲憊而影響效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結果,她發現自己不再那麼容易疲勞,甚至產出的行銷策略更具創意,也開始重新找回對工作的熱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➡ 「高敏型並不一定要離開職場,而是要學會調整工作環境,讓自己能夠在適合的節奏中發揮優勢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從「過度共情」到「設定界限」
                    阿娟是一名社工,天生的高敏感特質讓她能夠深刻理解個案的需求,許多案主都很信任她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過度共情,經常把案主的情緒帶回家,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心理狀態,發現自己開始失眠,焦慮感加重,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她學到 「情緒邊界」 的概念,開始練習以下方法:
                    ✅ 覺察自己的「情緒吸收度」:當開始感覺壓力時,問自己:「這是我的情緒,還是別人的情緒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✅ 設立「結束儀式」:每次工作結束後,會進行冥想,或在日記裡寫下「今天的工作結束了,這些情緒不屬於我」,幫助自己放下負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✅ 學會說「不」:當案主提出非工作範圍的請求時,練習溫和但堅定地拒絕,而不是無條件接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結果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,內心也變得更輕鬆,也保有自己的同理心,但不再讓這份敏感消耗自己的能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➡ 「高敏型不是要壓抑自己的共情力,而是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能量,讓自己在幫助別人時,也能夠好好照顧自己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如何找到適合高敏型的工作模式?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是高敏型,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適應職場:
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1. 了解自己的特質,選擇合適的職業方向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在以下類型的工作中通常能夠發揮優勢: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創意類(作家、設計師、藝術家)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諮詢類(心理師、教練、顧問)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獨立工作類(自由工作者、遠端工作)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關懷類(教育、社工、醫療)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2. 設計自己的工作節奏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爭取遠端或彈性工作時間,減少不必要的刺激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安排固定的「充電時間」,避免情緒過載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適時運用工具(如降噪耳機、冥想 APP),幫助自己穩定情緒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3. 學會設立界限,不讓工作耗盡自己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不必過度迎合他人,適時拒絕不合理的請求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設定「情緒界限」,不讓工作影響生活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把「照顧自己」當成工作的一部分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🔹找到屬於你的「高敏感職場生存法則」
                    親愛的高敏型,你的敏感不是弱點,而是你的優勢。你需要的不是強迫自己去適應別人,而是找到適合你的工作模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從今天開始,試著問自己: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我的能量在哪些環境中消耗最多?哪些環境讓我感到自在?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我可以做些什麼來優化我的工作模式?
                    ✔ 我是否需要設定更清楚的界限,讓自己不再過度付出?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開始理解並調整自己的職場節奏,你會發現,原來自己可以在職場上游刃有餘,而不是被壓力壓垮。 💙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#你今天找到你的工作模式了嗎
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#人生使用手冊
                    #東方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  #30秒識人術
                    #種子讀心術
                    #流年諮詢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不需要每次都撐住世界:擺脫內在情緒勒索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沒事,我撐得住。」 「我不可以倒下,大家都在等我。」 如果這是你對自己說過的話,請停下來,深呼吸一口氣。 因為你可能正處在一種內在情緒勒索的狀態中,不是別人逼你,而是你自己給自己貼上的標籤與命令,讓你無法脫下「堅強」的盔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重寫人生的溫柔提醒:每個遇見每次轉折,都是禮物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說: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,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。 到目前為止妳的人生遇到的每一位,無論是親密摯友還是過客,都是註定出現在你的旅途中,為你的生命留下印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8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非群是種天賦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「不合群」成了標籤,從小到大,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評語:你不合群、怎麼總是自己一個人、要學著融入大家。 在華人教育裡,集體是一種安全感,是社會化的必修課,班級要整齊劃一,社團要熱熱鬧鬧,連畢業典禮都要唱到嗓子啞掉才算圓滿,這也是作者在書裡提到”歸屬”和”融入群體的幻覺” 在這種集體氛圍裡,總有人默默在旁邊想:「我是不是壞掉了?」我發現我自己越大越有這種傾向,那我會不會是作者說的O人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Sep 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每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,都是一本教科書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的你,會越來越明白: •對你好的人,是來照亮你 •傷你的人,是來雕塑你 •留下的人,是你的家人 •離開的人,是你的導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陷入了AI焦慮了嗎?以下10點你中了幾點,留言和我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剛面對 AI 時,好多人像被醍醐灌頂,緊張、懷疑:「真的假的?這麼猛,會把我吃下肚啊!」但一旦試過了 ChatGPT、DALL·E、翻譯工具,焦慮變成「這傢伙還行啊」,進而變成「我也要用看看」。這就是一種漸進式進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都是你害我這麼難過!」情緒勒索的詐騙集團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為你付出這麼多,你竟然還敢這樣對我!」 「如果你真的在乎我,就不會讓我這麼難過。」 「你不來我就死給你看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