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2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1)
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3. 成為自己的版本:脫離他人期待,活出屬於你的快樂人生

                  誰的版本在掌控你?

                  成為自己的版本:脫離他人期待,活出屬於你的快樂人生

                  2025 Jul 02 情緒綁架
                  【成為自己的版本:脫離他人期待,活出屬於你的快樂人生】
                  ▋誰的版本在掌控你?
                  劇作家奧斯卡·王爾德說「成為你自己;其他角色都已有人演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在現代社會,「成為自己」看似是一句老掉牙的口號,卻往往是最難實踐的人生課題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你有沒有想過,你現在過的生活,是誰的版本?是父母的期待?師長的規劃?還是社會告訴你的「成功劇本」?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常被教導要「做自己」,卻從沒學過如何看清,自己早已被他人定義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試著對自己誠實而深刻地探討:為什麼我們活成別人的版本?怎麼找回屬於自己的版本?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什麼是「自己的版本」?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卡爾·羅傑斯曾說:
                  「成為你真正的自己,意味著放下那些社會強加的角色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所謂「自己的版本」,並不是一個成功的頭銜、一份人人稱羨的薪水,或是一套乖巧聽話的人設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「自己版本」是讓你內心平靜、自由、快樂的樣子。是你能說:「這是我,我接受我自己,我喜歡這樣的生活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活出自己的版本,不是叛逆,而是誠實。誠實面對:什麼是我想要的,什麼是別人要我想要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我們為什麼會活成「別人的版本」?
                  大部分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失去自己,而是在生命中,一點一滴把自己讓出去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榮格提醒過我們:
                  「你不覺察的,就會變成你的命運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最常見的三種「別人版本」的來源,這些劇本常常在家庭裡默默上演: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對「成功」的壓力版本
                  父母、長輩、老師常抱著「為你好」的名義,把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塞進你的腦海: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我知道你會成功啦,只要你夠努力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只有第一名才有價值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我們家沒有一個不是念博士的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學生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看似鼓勵,實則下了咒語:「你最好活成我的期待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久而久之,你可能變得執著成就、焦慮比較、永遠不滿足。你不是在追夢,而是在還債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阿德勒談到過:
                  「父母的期望往往塑造了孩子未來的自卑與過度補償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被這種版本困住,就會不自覺地用「他們的標準」來評價自己的人生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懷疑與否定的版本
                  另一種更隱蔽的「別人版本」,是持續的懷疑、批評、甚至否定: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我看不懂你在做什麼,做這個有出路嗎?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你這孩子一無是處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補習有什麼用?你又沒在念書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當初就不聽我的,你看現在多亂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有時,這些話甚至帶著虛偽的退讓: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哎呀,不用什麼成功啦,平安健康就好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(潛台詞:我已經放棄對你的期待了。)
                  •「我真的不應該對你有這麼多期待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(潛台詞:你讓我失望。)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發展理論告訴我們,兒童和青少年最需要的是肯定與認同,否則會陷入角色混淆,找不到自我定位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聽進這些否定,就會懷疑自己的價值,害怕去選擇不同的道路,最後只能扮演他們設想中的角色,甚至是「爛透的失敗者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無條件支持的版本
                  幸運的是,也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劇本:無條件的愛與支持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阿公說:「支持你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阿媽說:「我們愛你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爸爸說:「我幫不到什麼忙,但希望你一路過關斬將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媽媽說:「去過你喜歡的生活方式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•兄弟姐妹說:「我們是家人,當然支持你!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支持沒有「但是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沒有「我支持你,但要照我的規劃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羅傑斯強調「無條件積極關懷」:
                  「當人感受到無條件的接納,他們才能探索真實的自我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無條件支持給予一個安全的空間,讓你有勇氣去嘗試、犯錯、改變,最終找到自己的樣子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活出自己的版本,最重要的指標是「快樂」
                  那麼,到底什麼是「自己的版本」的指標?
                  不是名片上的頭銜,不是薪水的數字,而是:你開心嗎?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游祥禾老師說:
                  「活出我的版本,就是要越活越年輕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這不只是一句口號,而是心理健康的關鍵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馬斯洛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的頂端,放的是「自我實現」他說:「音樂家必須創作音樂,畫家必須畫畫,詩人必須寫詩,如果他想要最終的平靜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換句話說,你必須做你真心想做的事,成為你真心想成為的人,才會真正快樂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拖延行為,其實是別人版本的遺產
                  還有一個非常尖銳又誠實的觀點:拖延,其實是家庭劇本的延伸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以為自己「只是懶惰」,但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,拖延往往根源於:
                  ✅ 對失敗的恐懼
                  ✅ 對批評的敏感
                  ✅ 對完美的執著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心理學家珍·博克和萊諾拉·袁合著的《拖延心理學》說:
                  「拖延是一種情緒調節失敗,不是時間管理問題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從小被灌輸「只能成功,不能失敗」、「你不夠好」,你會下意識害怕開始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因為開始就可能失敗,失敗就會證明他們說的對,所以你拖延,逃避,告訴自己「等我準備好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要破除拖延,就要先看清:這不是你的懶惰,而是你被迫接受的別人版本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無條件支持的力量:重建自己的版本
                  要擺脫別人的版本,心理學給出了一個非常溫柔但堅定的答案:無條件的自我支持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承認你內心的恐懼
                  •擁抱自己的不完美
                  •允許自己嘗試、失敗、修正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布倫·布朗說得很真實:「勇氣始於出現並讓自己被看見。」當你願意接納自己的脆弱,就能夠開始創造自己的版本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同時,我們也能學習成為那個無條件支持他人的人。對家人、朋友、孩子說:
                  ✅ 「我愛你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✅ 「我支持你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✅ 「這是你的人生,你有權決定怎麼過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這種支持,不是要塑造他們,而是要陪伴他們找到自己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誠實問自己
                  最後,我想邀請你靜下心來問問自己: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現在過的,是誰的版本?」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真正想過的版本,長什麼樣?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就像榮格提醒我們的:
                  「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潛意識的影響,它就會控制我們的人生,而我們將其視為命運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願我們都能勇敢面對這個問題,並且誠實地、溫柔地,一步步活成自己的版本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不是為了滿足他人,而是為了在有生之年,真正快樂地成為「自己」。

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痛苦與喜悅,其實是同一陣線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AI時代,我們更需要主動思考,這篇研究不是要我們拒絕使用AI,而是提醒我們:使用AI時,千萬不能放棄思考的責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19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有想過當有人打聽你這個人的時候,會聽到什麼?? 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你有想過嗎,當有人打聽你的時候,他們聽到的內容會依從哪邊來,包括他們對你的了解、他們的觀點和他們的需求,不同的人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你,甚至會給你賦予不同的標籤或觀感無論好與壞。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08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? 跟情緒低落的朋友聊完天,自己也感到沉重,甚至整天都提不起勁。 在辦公室裡,察覺到主管心情不好,自己也變得焦慮不安。 走進一個低氣壓的環境,還沒有人說話,就已經感受到壓迫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9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活在當下,學會三招讓你,不焦慮明天,更不要遺憾昨天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華特:你準備什麼時候拍? 尚恩:有時候我不拍。 如果我喜歡某一刻…我是說我自己, 我個人很喜歡…我不想被相機打擾, 只想沉浸其中。 華特:沉浸其中。 尚恩:沒錯,沉浸其中,就在此時此刻!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9

                    你陷入了AI焦慮了嗎?以下10點你中了幾點,留言和我說

                    剛面對 AI 時,好多人像被醍醐灌頂,緊張、懷疑:「真的假的?這麼猛,會把我吃下肚啊!」但一旦試過了 ChatGPT、DALL·E、翻譯工具,焦慮變成「這傢伙還行啊」,進而變成「我也要用看看」。這就是一種漸進式進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不需要每次都撐住世界:擺脫內在情緒勒索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沒事,我撐得住。」 「我不可以倒下,大家都在等我。」 如果這是你對自己說過的話,請停下來,深呼吸一口氣。 因為你可能正處在一種內在情緒勒索的狀態中,不是別人逼你,而是你自己給自己貼上的標籤與命令,讓你無法脫下「堅強」的盔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4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