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2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鏟子超人 (1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高敏型的「內在小劇場」:如何不被內心的批判聲音綁架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感特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內在小劇場」:如何不被內心的批判聲音綁架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Mar 30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內在小劇場」:如何不被內心的批判聲音綁架?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️ 說錯一句話,回家後一直反覆回想,懊悔自己當時怎麼沒講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️ 收到主管的回饋,明明只是建議,卻覺得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️ 別人一句無心的話,你卻放在心上思考了整整一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情境,是高敏感者心理的「內在小劇場效應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的思考模式通常非常細膩,他們的大腦喜歡深入分析、重播過去的情境,甚至預測未來的可能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讓他們在創造力與共情力上有很高的優勢,但另一方面,也容易落入內在批判的陷阱,甚至讓自己活在無止境的懊悔與焦慮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「內在小劇場」到底從何而來?我們又該如何不被它綁架,而是學會與它和平共處呢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內在小劇場的心理學解析:為什麼 HSP 容易過度思考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高敏型的內在批判聲音,與以下三個心理機制有關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️⃣ 過度反芻思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大腦會不斷重播過去發生的事,試圖找出「哪裡做錯了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與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活動高度相關,這部分負責分析與計劃,但當過度活躍時,就會讓人困在思考的漩渦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️⃣ 負面偏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腦為了保護我們,會優先記住負面的經驗,這是演化上的生存機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高敏型因為感知力較強,這種機制會被放大,導致他們對負面經驗特別敏感,甚至反覆回味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️⃣ 內在批判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一種內在的「聲音」,通常源自童年經驗,可能來自父母的期待、老師的評價,或社會對完美的要求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聲音會在你犯錯時出現,對你說:「你怎麼這麼笨?」「別人會怎麼看你?」讓你產生羞愧、自責,甚至影響自信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解了這些機制後,我們該如何跳脫「內在小劇場」的控制,回到當下,讓自己不再被批判聲音綁架呢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從自我批判到自我接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柔是一名設計師,她在一次會議上,向客戶展示自己的提案,卻被對方當場指出許多問題。雖然對方只是提出建議,但她回家後不斷回想:「我是不是讓大家失望了?」「是不是我不夠專業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她的內在小劇場開始運作,她腦海裡不斷播放著會議的畫面,甚至幻想同事可能在背後批評她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她開始學習認知行為療法中的一個技巧:「抓住批判聲音,然後轉換它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內心開始批判時,她試著寫下這些聲音,然後問自己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這真的是事實嗎?還是只是我的假設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如果是別人遇到這種情況,我會對他說什麼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她發現,客戶的回饋並不代表她不夠好,而是希望她的設計更符合需求。她試著對自己說:「這不是失敗,而是調整的機會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慢慢地,她學會了把內在批判的聲音,轉換成鼓勵自己的話語,從自責轉向成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➡ 「內在批判聲音不是敵人,而是一個提醒我們可以成長的機會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如何擺脫內在小劇場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並不需要「消滅」內在小劇場,因為這也是我們深思熟慮、感受力強的來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關鍵是學會如何與它和平共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1. 辨識內在批判聲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內在小劇場開始運作時,問自己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這個聲音來自哪裡?是我的真實想法,還是來自過去的影響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這是真的嗎?還是我在放大焦慮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如果是朋友遇到這種情況,我會怎麼安慰他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開始有意識地觀察這些聲音,它們的力量就會減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2. 練習「自我對話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 Kristen Neff 提出「自我慈悲」的概念,鼓勵我們對自己像對朋友一樣溫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陷入內在小劇場時,可以對自己說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「我已經盡力了,這不是世界末日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「這只是一次經驗,不代表我的價值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「我允許自己犯錯,因為這是成長的一部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開始用溫柔的語氣對待自己,內在批判的聲音就不再那麼尖銳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3. 用行動打破思考漩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內在小劇場開始運作時,試著做一些「打斷思考」的行動,例如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去散步、運動,轉移注意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專注在當下,例如聞一聞咖啡的香氣,感受風的吹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把內在批判的聲音寫下來,然後用正向語言回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動作的改變,會讓大腦的焦點從思考轉向行動,幫助你跳脫反芻模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Ann從完美主義到行動導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nn是一名高敏感的創作者,每次要發表作品前,她的內在小劇場就會開始:「這樣真的夠好嗎?」「萬一別人不喜歡怎麼辦?」於是遲遲無法把作品公開,因為總覺得還不夠完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她開始練習:「與其讓自己困在內在批判,不如先做了再說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設定了一個原則:每次當內在批判出現,他就立刻做一個小行動,例如把作品發出去、寫一篇文章、開始下一個創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果她發現:「行動比完美更重要,當我開始做,我的內在批判聲音也變小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➡ 「行動能讓內在批判無法掌控我們的生活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與內在小劇場和平共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親愛高敏型的朋友,你不需要消滅內在批判聲音,而是要學會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辨識它:這是真相,還是過度放大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對自己溫柔:用朋友的方式安慰自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用行動突破:不要等到完美才開始,行動才能帶來改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學習**「與內在小劇場共存,但不被它綁架。」**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今天你抓到在自我批判了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人生使用手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東方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30秒識人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種子讀心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流年諮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都是你害我這麼難過!」情緒勒索的詐騙集團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為你付出這麼多,你竟然還敢這樣對我!」 「如果你真的在乎我,就不會讓我這麼難過。」 「你不來我就死給你看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我獨自升級:是一條孤單及少有人走的路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是因為孤單才自己走,而是因為知道,真正的強大,不是熱鬧簇擁的認可,而是自己靜靜長成巨大的神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6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底線是不姑息、挺自己:真正的善良,從不犧牲自己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底線是不姑息、挺自己:真正的善良,從不犧牲自己】 當我們談「善良」,通常聯想到包容、忍讓、幫助他人,但你有沒有發現,很多時候,這樣的善良會變成一種自我犧牲? •在職場上,我們不忍拒絕,結果一個人扛下所有工作,累得喘不過氣。 •在感情裡,我們一再容忍對方的傷害,期待對方改變,卻換來更多失望。 •在家庭中,我們害怕衝突,總是順從,結果失去了自己的聲音。 這不是善良,而是 「姑息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年薪三百萬,心裡卻住著騙子?寶哥陪你拆解冒牌者症候群,順便搞懂AI時代怎麼活!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​​​​​​想像一下這個畫面:你站在會議室前面報告,燈光打在你身上,台下坐滿了人,眼神全盯著你。 明明簡報內容你滾瓜爛熟,數據倒背如流,但腦袋裡卻有個小小的聲音不斷碎唸:「你確定你可以嗎?」、「等下被問倒怎麼辦?」、「他們是不是覺得我只是運氣好才爬到這個位置?」、「我真的配得起這份薪水、這個頭銜嗎?」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職場人際關係是什麼學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覺得數學難,等你進了職場才會發現,人際關係才是真正的高等數學,但數學至少有公式,職場人際根本沒有定律。 所以我常說:人際關係不是哲學而是”玄學”。 為什麼? 因為一句話:"You never know~"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Sep 16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人生沒有後悔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否曾在深夜裡對自己說:「早知道當初就……」那個沒說出口的告白、那次不敢投的履歷、那場來不及參加的道別……我們以為人生很長,還有時間可以慢慢來。可到頭來,人生最讓人難受的,往往不是做錯了什麼,而是沒有做什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l 2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