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2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鏟子超人 (1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人對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May 11 關係對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溫柔的眼,看見彼此的靈魂光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我們這個資訊轟炸、節奏快速的世界裡,「理解他人」常常變成一句口號。但真正能讓人感到安頓的,不是知識,也不是效率,而是「我感覺到你真的在乎我,你真的看見我了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不只是一門關於人際的學問,它是生命的核心能力,也是一種心靈的修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孤單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一邊追求成功,一邊疏離彼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調查,人們自我感覺「絕望」與「孤單」的比例創新高;而在各年齡層中,也越來越多的人說:「我好像沒有人可以真正說話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不只是情緒問題,它也是一種社會性創傷,沒有人願意只是被看見表面,卻永遠沒有機會被理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你是照亮者,還是削弱者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《深刻認識一個人》一書中,大衛.布魯克斯提出兩種人際風格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👤 削弱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視他人為資源,話題繞著自己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無法容忍沉默,習慣糾正別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在對話中「搶走焦點」,讓人感到渺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人,不一定是壞人,但他們讓人越聊越冷、越相處越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🌟 照亮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對他人有真正的好奇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不急著給建議,而是願意陪你說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容許沉默,也接住情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人,會讓你感覺到:「我值得被理解,而不是被修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你的聆聽,是陪伴還是評價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常以為「幫助」就是給建議,但真正深層的幫助,是陪對方說出他還沒說完的自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書中提出了「助產士模式」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不急著解釋、不急著說自己的故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而是像助產士一樣,引導對方生出自己的語言和信念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用傾聽代替比較、用沉默代替修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種對話方式,往往能讓人「看見自己原來可以這樣活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三個層次,看見一個人的全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真正認識一個人,我們必須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看見他的現在:他的生活節奏、他的不安、他的防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理解他的過去:他的傷、他的卡點、他為何如此選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看見他的潛力:不是只看現在的他,而是看他能成為的樣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有當我們從這三個層次去理解對方,才可能放下「成見」,真正進入一個人的世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被看見,是人心最深的渴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不是沒有能力,而是一直被忽略、被誤解、被簡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願意說:「我想多了解你一點」的時候,對方可能第一次感受到,他不是透明人,他是有重量的靈魂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我們人生使用手冊中的對話裡,我們不是急著解答,而是練習成為彼此生命中的照亮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從今天開始,練習「看見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每一次對話,留心你是搶走焦點,還是讓對方說完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問自己:這個人最需要被看見的是什麼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今天給一個人一句「你讓我感受到...」的真心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人一輩子沒被真正看見過,而你,或許就是那道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人生使用手冊閉門分享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為願意深刻活過一回的人而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不是也曾在某個夜裡,明明過得不壞,卻突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不是迷路了,是從來沒有人教你:人生其實,是有使用說明書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一場,只邀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你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起打開那本,屬於你「從未讀過」的人生使用手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▋ 這不只是一場知識講座,而是一場回到自己的旅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將經歷以下 8 個關鍵片段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️.自我觀察:直擊靈魂的問題反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️.覺察之旅:過去10年的心理軌跡,看見自己怎麼成為現在的樣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️.為什麼我們需要人生使用手冊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你不是壞掉,是你還沒找到對的操作方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️.你的大腦,正在怎麼控制你的人生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破解行為背後的潛意識劇本,讓你不再被「自動導航」牽著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️.東方心理EP腦解析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系統化思維認識情緒結構,聽懂內在聲音的密碼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️.深刻認識一個人,從放下成見開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會成為一個「照亮者」,讓關係回到真誠與支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️.深刻認識自己,是一生的核心修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會與自己好好對話、釋放壓抑、不再用表現定義價值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️.你的「人生使用手冊」解盤體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透過獨家架構與專屬解盤,寫下你此刻的關鍵轉折與行動指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✨這是一場「不是給誰都開的」分享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不會談成功學、不灌雞湯、也不給你標準答案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給你一個真誠、安全、深入的空間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你重新認識一個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人:你自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📆 時間:5/14(三)PM 07:30~09: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📍 地點:禾禾商學院(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💬 方式:實體進行,現場限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👉https://bit.ly/4k26vz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的人生不是用來應付是用來被深刻活過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我們一起翻開那專屬於你的人生使用手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孤獨是不打擾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孤獨是不打擾】 善良往往被視為關懷與陪伴的展現,善良除了主動給予與幫助,還包括理解對方的需求,甚至”最高級的善良是不打擾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不是你太弱,是AI讓你懷疑人生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I 的崛起,或許是讓人焦慮的轉折,但也可能是你重建人生的契機,我們人生歷程都不斷的與財神爺擦身而過,也許這次可以好好地掌握時機喔! 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2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非群是種天賦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「不合群」成了標籤,從小到大,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評語:你不合群、怎麼總是自己一個人、要學著融入大家。 在華人教育裡,集體是一種安全感,是社會化的必修課,班級要整齊劃一,社團要熱熱鬧鬧,連畢業典禮都要唱到嗓子啞掉才算圓滿,這也是作者在書裡提到”歸屬”和”融入群體的幻覺” 在這種集體氛圍裡,總有人默默在旁邊想:「我是不是壞掉了?」我發現我自己越大越有這種傾向,那我會不會是作者說的O人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Sep 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 與神明有緣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 與神明有緣】 神來的靈感 有一天,我的神老婆靈光一閃, 突然問:「能不能請神明到家裡供奉呢?」 於是擲筊請示,想確認是哪位神明。 沒想到,第一個詢問的就是~~~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底線是不姑息、挺自己:真正的善良,從不犧牲自己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底線是不姑息、挺自己:真正的善良,從不犧牲自己】 當我們談「善良」,通常聯想到包容、忍讓、幫助他人,但你有沒有發現,很多時候,這樣的善良會變成一種自我犧牲? •在職場上,我們不忍拒絕,結果一個人扛下所有工作,累得喘不過氣。 •在感情裡,我們一再容忍對方的傷害,期待對方改變,卻換來更多失望。 •在家庭中,我們害怕衝突,總是順從,結果失去了自己的聲音。 這不是善良,而是 「姑息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