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2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
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0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3. 【你是在傾聽,還是在承擔?如何不被他人情緒拖垮】

                  情緒勒索

                  【你是在傾聽,還是在承擔?如何不被他人情緒拖垮】

                  2025 Apr 17 情緒綁架

                  【你是在傾聽,還是在承擔?如何不被他人情緒拖垮】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只是想安慰他,結果自己一整天心情都很糟。」「我是不是太敏感,總是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明明只是朋友抱怨職場不順,你卻整晚輾轉難眠;明明是另一半的低潮期,你卻比對方更焦慮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太善於傾聽、太容易共感,就可能在無形中從「情緒陪伴」滑入「情緒承擔」,最終不但拖垮自己,還搞亂了關係的節奏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情緒共感 vs 情緒共生:關鍵差異
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學家 Paul Ekman 提出:「”共感”是理解他人的感受,但不必與之合而為一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你共感一個人,你知道對方難過、痛苦,並給予陪伴與理解;但當你進入”共生”狀態,你會感覺對方的情緒彷彿是自己的責任,非解決不可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這種心理界線模糊的狀態,會讓人過度牽連、失去自我,甚至造成長期壓力與關係耗竭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愛人低落,她比當事人還著急
                  姍姍和男友交往三年,男友最近因為工作不順,經常沉默、情緒低落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姍姍每天想方設法安慰、開導他,甚至晚上偷哭,害怕對方崩潰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她說:「我只要看到他那樣,我就吃不下、睡不著,好像我也快要一起垮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男友漸漸恢復,她卻徹底崩潰:「我撐了這麼久,怎麼最後是我倒下來?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📌 姍姍的狀態屬於「情緒共生」,她以為愛是要「感受對方所有感受」,卻忘了先保有自己的空氣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久而久之,她的自我能量被榨乾,反而無法長久支持這段關係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當同事的垃圾桶,讓她天天帶著情緒回家
                  doris是公司裡大家最愛傾訴的人,不管是職場煩惱、情感失衡,大家都找她聊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她也總是很熱心地陪伴、分析,甚至會把別人的問題帶回家,思考怎麼幫忙解決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但久而久之,她變得易怒、焦慮、常頭痛,卻說不上哪裡不舒服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直到某天她看了一本書,才驚覺:「我不是在傾聽,我是在背別人的情緒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📌 doris進入「情緒承擔者」角色太久,造成所謂的”情緒疲勞”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這在高度同理心的工作者或助人者中特別常見,若沒有意識到,會嚴重耗損心理健康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如何建立情緒界線?學會「聽見」但不「吸收」
                  💡 1. 用「我聽見了」代替「我要幫你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對方說:「我真的快受不了。」 你可以回應: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聽見你很難過,我陪你,但我相信你有能力慢慢走出來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回應既溫柔又劃界,讓對方知道你支持他,但不等於你要扛下他的問題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💡 2. 在心裡畫一條界線:這是我的 vs 這是他的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當你感受到焦慮、煩躁時,問自己三個問題:
                  • 這個情緒是從我內在來的,還是被對方帶來的?
                  • 我能同理他,但這是不是我該解決的事?
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我不介入,他還有沒有其他支持資源?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🌀 這種自我覺察練習,可以幫你回到自己的核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💡 3. 保有「情緒後設」能力
                  所謂後設,就是「觀察我在感受什麼」。 當你覺得快被情緒淹沒時,試著在心中說: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「我現在感覺沉重,這可能是因為我太想幫助對方,但我也需要照顧自己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把自己從情緒的漩渦中拉出來,是一種成熟的情緒分離練習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▋溫柔不是犧牲,陪伴也不等於承擔
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是一個溫暖的人,一個會傾聽的人,但你不需要把每個人情緒都帶回自己身上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傾聽是陪伴的開始,但界線是陪伴能夠持久的關鍵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真正成熟的愛,是懂得保有自己,也尊重別人有自我修復的力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📌 你可以這麼做:
                  🔹 回想最近一次你被別人情緒影響的經驗,問問自己:「我是在傾聽,還是在承擔?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🔹 練習對他人說出這句話:「我很在乎你,我願意陪你,但我也需要照顧自己的情緒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🔹 把這篇文章傳給你那個總是在照顧別人、卻很少照顧自己的朋友,提醒他: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你的溫柔,不該是耗盡自己換來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#你今天的情緒是共生還是共感呢
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#人生使用手冊
                  #東方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#30秒識人術
                  #種子讀心術
                  #流年諮詢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深刻的認識自己-人生使用手冊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問我,為什麼要做流年諮詢? 說實話,「流年」並不是一個新概念,人生本就有高低起伏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機會與挑戰。 ​但為什麼流年諮詢這麼重要?因為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,懂得如何順勢而為,比盲目努力更關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6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感者的愛:深度連結,還是情感綁架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只是太在意對方了,但為什麼最後變得這麼累?」,這是我一個找我流年諮詢的朋友的真心喊話。 敏感的人,更容易愛得用力,也更容易受傷 高敏感者在感情裡,往往給得很深、愛得很滿。他們擁有過人的同理心與洞察力,能感受對方的情緒變化,甚至在對方還沒說出口之前,就已經感受到他心裡的波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0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AI焦慮時代,你的心理肌肉夠強壯嗎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 AI 一波波更新,從 ChatGPT 到自動化決策,你是否也出現這些症狀? •容易心煩氣躁? •開始懷疑自己的專業價值? •明知道應該學,但遲遲無法行動?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9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認識他人,也是一場深刻認識自己的練習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只為願意深刻活過一回的人而開 你是不是也曾在某個夜裡,明明過得不壞,卻突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?​ 你不是迷路了,是從來沒有人教你:人生其實,是有使用說明書的。​ 這一場,只邀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你, 一起打開那本,屬於你「從未讀過」的人生使用手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1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要控制好情緒」這句話,本身就是一種綁架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是不是太情緒化了?」 「我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,不能再失控。」 這些話,看似成熟理性,卻常常成為我們內心最無聲的綁架。 在現代社會中,「情緒控制」幾乎成為一種美德標籤:穩定、專業、有修養。但你是否想過:當我們過度追求「控制情緒」,是否反而與真正的內在平衡越來越遠?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6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活在當下,學會三招讓你,不焦慮明天,更不要遺憾昨天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華特:你準備什麼時候拍? 尚恩:有時候我不拍。 如果我喜歡某一刻…我是說我自己, 我個人很喜歡…我不想被相機打擾, 只想沉浸其中。 華特:沉浸其中。 尚恩:沒錯,沉浸其中,就在此時此刻!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9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