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1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感特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Mar 29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高敏型的「情緒海綿效應」:如何不被別人的情緒影響?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?
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️ 跟情緒低落的朋友聊完天,自己也感到沉重,甚至整天都提不起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️ 在辦公室裡,察覺到主管心情不好,自己也變得焦慮不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️ 走進一個低氣壓的環境,還沒有人說話,就已經感受到壓迫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這些經歷讓你感到熟悉,那麼你很可能擁有 「高敏感特質」,並且經常受到「情緒海綿效應」的影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種現象指的是 高敏感者容易像「海綿」一樣,吸收周圍人的情緒,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,都會深深影響到自己的內在狀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種能力讓高敏型在人際關係中擁有極高的共情力,但如果不懂得如何管理,就會讓自己不斷被外在情緒拉扯,最終導致情緒內耗、身心疲憊。那麼,該如何調整,才能讓自己不再被別人的情緒左右呢?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為什麼高敏型容易受別人情緒影響?
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感者的大腦與一般人不同,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中,高敏型的 鏡像神經元系統特別活躍,這讓他們能夠迅速感知別人的情緒和感受,甚至在對方沒有明說的情況下,也能「讀懂」對方的內心狀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型的杏仁核也比一般人更敏感,這部分大腦與情緒反應有關,容易被外界的刺激,如他人的情緒、聲音、氣氛會觸發強烈的內在反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換句話說,當別人感到憂鬱時,高敏感者的大腦會「自動同步」到這種情緒,並且不自覺地內化它,彷彿這種情緒本來就屬於自己一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,這真的是我們的情緒嗎?還是我們只是「吸收」了別人的情緒?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從「情緒吸收者」變成「界線設立者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雅是一名護理師,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病患及家屬的情緒,有時是焦慮,有時是悲傷,甚至是憤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剛開始工作時,她總是無法控制自己對病患的情緒產生共鳴,當病患痛苦時,她的心也揪成一團,當家屬崩潰時,她甚至會忍不住掉淚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她發現,這種情緒的吸收讓她每天回到家都精疲力盡,即使沒有發生什麼事,她的心情也會一直處於低落狀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她開始學習一個重要的概念:「區分自己的情緒,與他人的情緒。」她告訴自己:「我可以理解病人的痛苦,但這並不代表我要承擔這份痛苦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她開始每天在心裡提醒自己:「這是對方的情緒,而不是我的情緒。」當她發現自己開始被別人的情緒影響時,她會用深呼吸法來穩定自己,並在心中想像一道防護牆,幫助自己不再無意識地「吸收」情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在小雅,依然是一個充滿愛心的護理師,但她不再因為別人的情緒而耗盡自己,她學會了照顧別人的同時,也保護自己的心理能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➡ 「善良不是承擔別人的痛苦,而是學會在理解對方的同時,也尊重自己的界線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如何不讓自己變成「情緒海綿」?
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敏感者無法完全阻止自己去感受別人的情緒,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減少被影響的程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1. 覺察:這是我的情緒,還是別人的?
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開始感受到某種情緒時,試著問自己: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「這是我的情緒嗎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「這種情緒是從哪裡來的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「我本來有這種感受嗎,還是剛剛才開始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區分:「這是來自內心的情緒,還是只是來自環境的影響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2. 設立「情緒界線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心理學中,界線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。對 高敏型 來說,設立界線並不代表冷漠,而是確保自己不會因為共情而耗盡能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這樣做:
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當朋友向你傾訴時,提醒自己「我是支持者,不是承擔者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當環境低氣壓時,提醒自己「我不一定要進入這種情緒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✔ 與其吸收別人的情緒,不如把專注力放回自己的呼吸、身體感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會問我,寶哥你做流年諮詢這麼多,都不會吸收到負面情緒嗎?那你都怎麼辦呢,上述的方式就是我在做諮詢的時候時常這樣做,非常實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🌿 3. 建立「情緒防護罩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一個心理學中常見的自我保護技巧,尤其適合 高敏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1️.閉上眼睛,想像自己被一個透明的保護罩包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2️.這個保護罩可以讓愛與理解進來,但不會讓負面能量穿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3️.每當你察覺自己開始吸收別人的情緒時,提醒自己:『我選擇保護我的內在空間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方法不只是一種想像,而是一種「心理提醒機制」,讓你在潛意識中學會區分「我的」與「別人的」情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從「焦慮型共鳴」到「穩定型陪伴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哲是一名老師,他的學生們有時會因為考試壓力而焦慮不安,每次看到學生情緒不穩,他自己也會跟著緊張,甚至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他學會了一個方法:「當我感覺到別人的焦慮時,我要用更穩定的能量去回應,而不是跟著焦慮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在,當學生向他訴苦時,他不會急著吸收對方的情緒,而是深呼吸後,用溫和的語氣說:「我明白你的感受,我們來想辦法一起解決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轉變,讓他不再成為「焦慮的擴大器」,而是成為「穩定的支持者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➡ 高敏感者最大的力量,不是「感受更多」,而是「如何選擇回應方式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🔹 行動呼籲:善待自己的內在空間
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是一名高敏感者,請記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感受別人的情緒,但你不必背負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同理別人,但你不必為了別人而消耗自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今天開始,練習「區分」、「設立界線」,並學會如何守護自己的能量,讓你的敏感不再是一種負擔,而是一種力量。💙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#你今天區分設立界限了嗎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#人生使用手冊
                      #東方心理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#30秒識人術
                      #種子讀心術
                      #流年諮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AI焦慮時代,你的心理肌肉夠強壯嗎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 AI 一波波更新,從 ChatGPT 到自動化決策,你是否也出現這些症狀? •容易心煩氣躁? •開始懷疑自己的專業價值? •明知道應該學,但遲遲無法行動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總是說「我沒事」的人,其實情緒被綁得最深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總是說「我沒事」的人,其實情緒被綁得最深】 「沒事啦,我習慣了。」 「我真的沒什麼,大家忙就好。」 這些話,聽起來像是在報平安,實際上卻是一種深層的情緒綁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非群是種天賦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「不合群」成了標籤,從小到大,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評語:你不合群、怎麼總是自己一個人、要學著融入大家。 在華人教育裡,集體是一種安全感,是社會化的必修課,班級要整齊劃一,社團要熱熱鬧鬧,連畢業典禮都要唱到嗓子啞掉才算圓滿,這也是作者在書裡提到”歸屬”和”融入群體的幻覺” 在這種集體氛圍裡,總有人默默在旁邊想:「我是不是壞掉了?」我發現我自己越大越有這種傾向,那我會不會是作者說的O人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Sep 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行動是不掙扎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善良的行動是不掙扎】 運將阿正有一天載到了一位急躁的乘客,對方因為趕時間,一路上不停催促,甚至出言不遜。面對這種情況,阿正沒有選擇頂嘴或辯解,而是以平穩的態度開車,並溫和地回應:「我會盡量讓您準時到達,但安全最重要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2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以為全世界只剩你一個人在崩潰嗎?醒醒吧,隔壁也在哭😭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親愛的,如果你今天又在半夜流淚、在廁所偷偷崩潰、在洗澡時練習深呼吸,那我跟你說一聲: 你不是怪胎,也不是唯一崩壞的傢伙。我們只是”人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