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0
  • 登入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
  • 🙋關於寶哥
  • ✍️部落格
  • 📋服務項目
  • 🚀開運小物
  • 🚨最新消息
  • 📞聯絡寶哥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關係對話 (25)
    • 東方心理學 (2)
      • 我讀字升級 (1)
        • 從電影、戲劇看人生 (1)
          • 職場人際關係心理學 (2)
            • 善良心理學 (13)
              • 高敏感人的心理狀態 (8)
                • 內耗好累又傷身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情緒綁架 (12)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I與心理 (4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鏟子超人 (1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【夢想其實是個假議題,行動才是真港的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夢想其實是個假議題,行動才是真港的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May 09 關係對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夢想其實是個假議題,行動才是真港的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問一個人:「你有沒有夢想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得到的答案,往往跟他的年紀、人生經驗與失望程度成正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以為夢想是一種浪漫或是一種動力,其實很多人只是活得太空了,需要個理由來解釋「我還想繼續過下去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問了不同世代,這是他們給我答案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+ 會回答你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做就對了,別想太多,有做就有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我爸媽的年代,是一個什麼都能拚得出成果的年代,只要努力工作、踏實賺錢,都能買房、養家、過日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個年代夢想不是喊出來的,而是每天凌晨五點起床幹活,夢想不是「我要成為誰」,而是「我今天有沒有多做一點,讓孩子吃得飽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+ 會回答你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想太多會沒飯吃,先顧好生活再說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曾經想過追夢,但現實太重,經歷過股市崩盤、金融風暴、孩子教育、雙親照顧,每一場現實都把夢想磨成了責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夢想不是沒有,是被折疊放進抽屜裡,只能偶爾打開看一眼,然後繼續煮晚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+ 會回答你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如果當年我有多衝一點,現在也許不一樣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剛好卡在「舊世界崩解 vs 新時代啟動」的夾縫裡。剛要追夢,網路就來了;剛要創業,孩子出生了;剛要離職,父母生病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他們常常勸年輕人「不要像我一樣」,但其實內心那句話是:「我也曾經想過不一樣啊……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+ 會回答你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夢想要現實一點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是夢想轉骨失敗的一代,曾經也熱血,也參加過什麼什麼營隊、什麼什麼講座;但最後還是回到職場、KPI、貸款和補習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不是不想追夢,而是追了一圈,現在只想睡飽。夢想這回事,不如先讓小孩考上理想的學校來得實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+ 會回答你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想要自由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的夢想不再是某個具體職業,而是狀態,希望不用再假裝自己喜歡上班、希望可以睡到自然醒、希望可以做喜歡的事也不會被爸媽擔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其實還保有一點理想,只是很怕說出來被笑:「都幾歲了還在夢想?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他們常說「我有點想創業」「我在規劃中」,但其實是還沒鼓起勇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+ 會回答你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想成為一個不被定義的人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看到上一代被工作榨乾,不想走一樣的路;還有上一代的努力可以傳承,大呼我只想當包租公包租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到社群媒體每個人都活得好像很精彩,自己卻只敢躲在帳號後面喊自由,似乎少了點責任感,多了點玻璃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夢想對他們來說有點抽象,有點壓力,有點像是一種必須「做出一點什麼來證明我沒白活」的焦慮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夢想從來不是個議題,行動才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沒有夢想,但你不能沒有動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換夢想,但你不能放棄嘗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追不追夢不是關鍵,你有沒有持續做點什麼才是,因為最後改變你人生的,不是「曾經的夢」,而是不斷在改變中的你自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不要大話夢想千萬里屁股在家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不要當夢想的巨人行動的卡皮巴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許你可以試著這樣做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停止對夢想過度浪漫化,它不是一張劇本,而是一條你得每天起床踏出去的那條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問自己:「今天我做了什麼一小步?」哪怕只是發一封信、報一堂課、拒絕一個爛選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不要等「我想清楚了」才開始,因為你永遠都不會夠清楚,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直到你開始做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夢想不是打嘴砲而是築夢踏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你今天為夢想前進一步了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情緒綁架!到底是別人綁架你,還是你綁架你自己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知道我該冷靜,但我就是忍不住情緒爆炸。」 「明明是他不對,為什麼最後都是我道歉、我難過?」 「我為什麼總是把自己逼到這麼累?」 這些,是情緒綁架最真實的現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你已經很好了,不需要再證明什麼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其實已經夠好了,只是你還沒學會相信自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1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情緒綁架與戀愛焦慮:為什麼愛得越深,越想逃跑?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明明很愛他,卻總忍不住想推開他。」 「只要他太靠近,我就開始焦慮,開始想逃。」 ​▋愛,應該是靠近。但對某些人來說,越靠近,越痛苦。明明渴望被愛,卻又在對方靠近時想逃離,像是在關係裡踩著油門卻猛踩煞車。 這不是你有問題,而是你的情緒在被「依附風格」綁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13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教育是需要遇到知心人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點燃心火,為孩子開啟一段深刻的生命體驗】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,孩子們需要的不只是知識, 更需要一次靜下來、連結自然、點燃自我的深刻旅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🎭付出者收穫的背後居然是情緒勒索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可以幫,但不能幫到忘了我自己。付出最舒服的狀態,是我願意、我能做、也不會拖垮我本來該做的事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痛苦與喜悅,其實是同一陣線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I時代,我們更需要主動思考,這篇研究不是要我們拒絕使用AI,而是提醒我們:使用AI時,千萬不能放棄思考的責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1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lifeguide789@gmail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6號6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禾禾商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胡靖韋人生使用手冊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